
从一名优秀的士兵,到全能的消防大队队长;从褪下“橄榄绿”,到身着“火焰蓝”,他始终坚持以身作则,无私奉献,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。今天,我们走进广河县消防救援大队,认识大队长车耀,看他如何将军营里的铁血担当,融入消防救援的日常,用军人底色诠释“火焰蓝”。

记者见到车耀时,他正在训练场上仔细地用秒表记录着时间,带领队员们开展绳索攀爬、百米负重等项目的训练。看到有的队员完成动作的时间慢了一秒,车耀立即上前提示并亲身示范。“火场就是战场,分秒必争!”车耀深知,日常训练中这“关键一秒”的追求,正是火场救援成功的基石。
军人出身的他目光犀利、举止干练。布满老茧的双手,是他一次次托起生命与希望的见证。

“2013年的盛夏,我以‘招考入警大学生’的形式进入武警公安消防部队,成为部队的一员,穿上了‘橄榄绿’。2018年金秋,响应转制号召,我脱下戎装换上‘火焰蓝’,成为国家消防救援队伍的一员。身份和制服在变,但职责使命从未改变。 ”广河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车耀说。

身份的转变,意味着新征程的开始。变的是称谓,不变的是军人本色和冲锋姿态。转变新“身份”的车耀,认为这不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他5年消防职业生涯的延续。工作中,他把部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,毫无保留地运用到新的岗位上,每次救援,车耀总是在第一时间赴汤蹈火、冲锋在前,成为救援现场的一把“尖刀”。而凭借着专业的救援技能和对自我的严格要求,2021年,车耀被任命为临夏州消防救援支队广河大队大队长,让他肩上的责任更重。
车耀说:“2017年12月,我调入白银支队特勤中队担任指导员,2020年10月,调入临夏州消防救援支队康乐大队任职教导员,2021年7月我调整为广河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。身为一名军人,我们身着的是橄榄绿,而变成咱们的消防救援人员,我们身着的是火焰蓝,消防救援队伍是一支与老百姓贴的最近、联系最紧的一支队伍,也是一支闻警即动、有警必出的一支队伍。 ”
作为一名扎根基层、战斗前沿的“老兵”,车耀始终率领团队无畏冲锋。多年来,他率领队伍奋战在烈火浓烟、突发救援、恶劣天气抢险的一线,参与处置各类急难险重任务350余起,抢救疏散群众240余名,保护财产价值超5000万元。在2023年积石山6.2级地震救援中,他带领队伍连续7小时搜救,从克新民村、大河村营救出7名被困群众;震后又连续33小时安置群众、搭建帐篷,完成2000余人的安置工作,后续还开展了26天防火监督,赢得灾区群众的广泛赞誉。

在一次次以身作则完成任务的同时,车耀也时刻告诫自己,消防救援任务十分紧急,如果基础不牢,就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。作为队长,必须集中精力打造过硬的消防队伍、培养过硬消防人才,于是他便从自身从事各个管理岗位的丰富经验出发,以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主线从严管理,狠抓队伍作风纪律建设和日常养成,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磨合,树立了良好的队风和战斗作风,队伍形象也进一步提升,人员面貌也焕然一新,实战能力更是节节攀升。
“自从车耀大队长任职广河县消防救援大队以来,结合辖区火灾风险特点,制定科学的防火监督检查计划,明确重点区域、重点单位和关键时段的检查方向。带头遵守消防执法程序,确保检查记录、隐患认定、整改要求等环节合法合规,避免执法漏洞。对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,敢于较真碰硬。并且在工作中通过案例分析、现场教学等方式,有效提升大队防火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,确保检查人员能精准发现隐患。 ”广河县消防救援大队防火监督检查员康瑞明说。
“我们大队长整体上是一位经验丰富、责任心强的领导,在队伍管理和灭火救援中发挥了核心作用。他实战指挥能力非常突出,特别是在复杂火场中决策果断,管理上纪律严明,能确保令行禁止,比如执勤战备检查从不马虎。他对老队员很照顾,比如谁家里有困难,他会主动协调休假;训练时也常和我们一起摸爬滚打。 ”广河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马仲华说道。


在他的带领下,临夏州消防救援支队广河大队不断发展壮大,先后被评为“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”“州级文明单位”、州级“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”、第四届“临夏州青年五四奖章集体”;被省消防救援总队评为全省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“先进大队”、2023年度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基层建设“先进单位”、2023年度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执勤训练工作“先进大队”等称号,而他本人也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,嘉奖2次,多次被评为省、州消防救援队伍“优秀共产党员”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荣誉称号。

从橄榄绿到火焰蓝,岗位在变,初心不变。车耀以退役军人的忠诚底色,在应急救援的新战场上,用满腔热忱和不懈奋斗,默默守护着城市的安宁与人民的幸福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“退役不褪志、退伍不褪色”,展现了新时代消防救援人员的使命荣光。未来,他将继续以身上的“火焰蓝”为骄傲,用忠诚与奉献续写守护者的荣光篇章。这抹“火焰蓝”,是忠诚的烙印,是奉献的勋章,更是新时代应急人守护盛世安宁的无声誓言。